“双春闰月不上坟,上坟惹得祸临门”,4月4日清明,今年能上坟吗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31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转眼间就要到清明节了,它即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,同春节,中秋节,端午节并称为“传统四大节”。清明节距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,它源于古时候的“墓祭”之礼,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节日之一,甚至清明节已经影响到周边的一些国家。

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墓祭祖,缅怀先人,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虽然先辈们早已不在,但是他们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,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除了人们对于他们的尊敬和思念之情。

然而今年的中秋节与往年不同,民间有“双春闰月不上坟,上坟惹得祸临门”的说法,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今年的清明到底能不能上坟?

一、2025年“双春闰月”的特殊性

2025年是农历乙巳蛇年,因闰六月而形成“双春闰月”的罕见现象——全年共有13个月,且包含两个立春(2025年2月3日和2026年2月3日)。在传统农耕社会中,双春年被视为“吉兆”,象征万物勃发、好事成双;但闰月则被认为可能扰乱农时,衍生出“闰月不祥”“虚月无吉”等观念。例如,古人认为闰月是“地府关门”的虚月,祭祀活动无法传递至先人,甚至可能招致灾祸。

二、“双春闰月不上坟”的2大争议点

1、传统禁忌的根源

古人提出“双春闰月忌上坟”,主要基于两点:

农时考量:闰月打乱农历与季节的对应关系,可能延误春耕,因此建议减少外出活动,简化祭祀流程。

磁场敏感论:古人认为双春年磁场波动剧烈,易引发运势动荡,尤其忌讳动土、婚嫁等重大事项。

2、 闰月无月

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,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(即四季)脱节,而采用的一种置闰方式。在农历中,有些年份会安排一个闰月,使得该年的月数达到13个月。古人认为闰月多出来的一个月,可谓是是虚假月份,此时如果祭祀上坟,那么就是无效的行为,甚至可能触怒祖先。

三、今年到底能不能上坟

清明祭祖是传统孝道的体现,大部分人认为如果因为禁忌打断这种传承,那么等于割裂文化血脉。所以今年清明节我们应该避轻就重,上坟祭祀的事情是大事,那些所谓的不能上坟的禁忌可以暂时抛开。清明祭祖的核心是情感表达,而非形式束缚,同时也让孝道文化,以及家族传承可以长久的发扬下去。

四、2025清明祭扫指南

1. 时间选择

推荐时段:4月2日-4月4日(提前3天)或4月5日-4月7日(延后3天),既能避开人流高峰,又符合"前三后四"的习俗。禁忌时段:正午12点后阳气渐弱,建议上午7-11点完成祭扫。

2. 服饰禁忌

必穿:黑/灰/深蓝色系衣物,象征哀思。

必避:红色、亮片等颜色服饰,易引发不吉联想。

特殊人群:孕妇、体弱者建议委托亲属代祭,心意同样到位。

3. 祭品摆放

水果选择:苹果(平安)、橙子(吉祥)最佳,忌带梨(谐音"离")、香蕉(谐音"蕉")。

纸钱安全:使用可降解材质,焚烧时需完全燃尽,避免火灾隐患。

创新方式:可同步进行线上祭扫(如"小烛光"平台),方便异地祭扫。

4. 不做的事情

不踩他人坟头:农村墓地密集区需特别注意。

不嬉笑喧哗:全程保持肃穆,手机调至静音。

不留残羹冷炙:供品需完整摆放,不可提前食用

今日话题:你相信“双春闰月不上坟”的说法吗?你今年会上坟祭祖吗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!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